鳳凰網專訪特創易陶藝夫:用Uber的模式做設計公司
特小秘2016-01-25 13:55:04 分類:特創易動態
來源:鳳凰網
原文鏈接:http://tech.ifeng.com/a/20160112/41538198_0.shtml
記者:王蕊
時間:2016年01月12日
特創易的辦公樓坐落于地標性的王府井教堂的正后方,白色的木地板,簡樸清新的裝修風格,讓這個傳統4A大公司內部孵化的互聯網化項目的設計文藝氣息大過互聯網創業的味道。
在這里,特創易創始人陶藝夫接受了鳳凰科技的專訪,作為傳統設計公司對互聯網的逆襲,陶藝夫并不喜歡給自己烙上“互聯網+”的標簽,他表現出的是與大部分互聯網的創業者不同的“踏實從容”的氣質。
畢業于機械工程專業,擁有清華MBA學位的陶藝夫,畢業之后并沒有走上“工科男”的傳統道路,而是選擇了自己覺得很酷的設計行業。
2004年畢業后,陶藝夫就職于一家小型設計公司,隨后加入孵化型VC,擔任設計總監。2006年進入正邦,先后負責內部創建的了邦網絡、邦視頻、邦電商等內部創業項目,有著豐富的內部創業經歷。
“人是第一要素,第二個是組織要獨立,三是預期要低。不能想的太美,邊緣化最好,捧著、貢著、大家都盯著,太指著都不行。”談到內部創業經時,陶藝夫分享道。
特創易是一家定位輕眾包模式的高品質設計服務平臺,目標用戶是新商業的創業者,主要為客戶提供品牌設計、包裝設計、互聯網設計、工業設計到影視創意制作等服務。
破局“有錢人的俱樂部”
找對方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成為風口上的“豬”,是困擾大部分創業者的難題。但陶藝夫認為,對于傳統行業的創業者而言,找方向并不是一件難事,因為設計是他唯一會做的事,沒法找風口,只能等風口。
在廣告設計行業從業多年,陶藝夫發現這個行業中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在傳統的設計服務公司越做越大之后,服務的對象越來越高端,卻越來越窄,市場出現兩極分化。
“頂端的客戶有特別大的資金,由特別少的頂級的服務公司在服務。這是一個特別關系化的市場,是有錢人的俱樂部。”陶藝夫說。
同時,在“有錢人俱樂部”之外的,處于金字塔中間的大部分創業公司與中小企業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
特創易的平臺模式受啟發于打車軟件優步Uber。Uber作為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沒有雇傭一個司機,也沒有買一輛車,但它卻能夠提供比普通的出租車公司更高質量的服務。這樣的模式啟發引發了陶藝夫的思考,他希望特創易能成為一家不雇傭設計師的一流設計公司。
以低成本的互聯網組織模式為中小企業與創業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打破目前設計服務行業的固有格局。
要做設計界的Uber
陶藝夫將特創易的商業模式稱之為“公司化平臺”,將淘寶的模式稱之為“平臺化公司”,而特創易與之最大的區別是用戶能夠在其中體驗到公司化的標準服務和承諾。
據 了解,當客戶在平臺上發布需求后,特創易會指派一個項目顧問(PM)全程跟進項目交付,客戶與特創易簽約,有特創易為結果負責,這是公司化承擔,讓客戶放 心。不是擔保、不是撮合,而是承擔。然后項目顧問通過系統組織平臺上的最匹配的設計團隊資質作業。大大降低了傳統設計公司的成本,從而為客戶提供具備競爭力的高信價比服務。
“客戶找到特創易的時候,跟找到一個服務公司是一樣的。只不過特創易接到訂單后再去組織不同的設計師或設計資源,去履行合同。跟設計公司相比,我們沒雇這些設計師,這降低了成本,但要實現比雇傭更穩定、更可靠的合作關系。”陶藝夫說。
一個互聯網平臺,作為流量聚合的入口,數量眾多的商家為了搶奪更多的優質客源,則不得不花錢“買流量”,因此競價模式成為了淘寶等眾多電商平臺的重要收入來源。而特創易并沒有選擇這樣的盈利模式。
在交易的過程中,特創易選擇向客戶要價值,不向會員賣廣告。“我們要做客戶價值平臺,這很難,但很有意義,是未來的趨勢。”但是,一個創業公司如何快速賺錢是個很關鍵的問題。
目前,特創易最主要的產品是一個叫“特logo”的產品。
在 “特logo”項目中,客戶需要花錢購買的特創易的增值服務“注冊保”。“比如設計一個logo是5000塊錢,客戶需要再花2498塊購買注冊保,我們 保證這個logo能夠最后注冊商標,如果因為抄襲或者雷同等原因,導致客戶無法注冊,我們連設計費全款退。那2498塊是特創易的價值,我們全收,客戶愿給。”陶藝夫介紹,“越來越多客戶接受特創易有價值、有保障的服務。這也算消費升級吧。”
據了解,截止采訪期間,特創意上線3個多月,注冊用戶過萬,訂單總數550單,平均單價過萬元,復簽率為44%。這對互聯網而言,不是一個多驚人的數,但對一家設計公司而言,這已經是海量。
為什么創業一定要low呢?
與許多90后互聯網創業者的“張狂”不同,陶藝夫表現出來的是傳統行業創業者的持重與勤奮。
很多在互聯網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創業者,都會人表示自己的商業模式并沒有競爭對手。但是同樣的問題在陶藝夫看來,卻充滿了“敬畏”。
特創易的模式雖然暫時沒有類似的企業競爭對手,但是陶藝夫認為自己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戰場與敵人。
“找到戰場可以避免我們的團隊不陷入到互聯網產品模式的似是而非的探討和自我滿足上。我們現在戰場就一個,就是交易量,模式是你自己的事,客戶需要的是滿足需 求,誰滿足了相同的需求,就是對手。我們全部聚焦在這個戰場上,第一步追求交易量,第二步重復購買,生意的本質就是這樣。”陶藝夫說。
“為什么創業一定要low呢?起步太低不一定好。市場需要成熟的創業者,創業是要有準備的,不應成為一種時尚和全民運動。”
特創易的目標是就是希望通過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品牌設計服務,提升設計的價值,并且以設計去提供整個商業創新的基礎,讓小創業公司也能走“高大上”的路線。
原文鏈接:http://tech.ifeng.com/a/20160112/41538198_0.shtml
記者:王蕊
時間:2016年01月12日
特創易的辦公樓坐落于地標性的王府井教堂的正后方,白色的木地板,簡樸清新的裝修風格,讓這個傳統4A大公司內部孵化的互聯網化項目的設計文藝氣息大過互聯網創業的味道。
在這里,特創易創始人陶藝夫接受了鳳凰科技的專訪,作為傳統設計公司對互聯網的逆襲,陶藝夫并不喜歡給自己烙上“互聯網+”的標簽,他表現出的是與大部分互聯網的創業者不同的“踏實從容”的氣質。
畢業于機械工程專業,擁有清華MBA學位的陶藝夫,畢業之后并沒有走上“工科男”的傳統道路,而是選擇了自己覺得很酷的設計行業。
2004年畢業后,陶藝夫就職于一家小型設計公司,隨后加入孵化型VC,擔任設計總監。2006年進入正邦,先后負責內部創建的了邦網絡、邦視頻、邦電商等內部創業項目,有著豐富的內部創業經歷。
“人是第一要素,第二個是組織要獨立,三是預期要低。不能想的太美,邊緣化最好,捧著、貢著、大家都盯著,太指著都不行。”談到內部創業經時,陶藝夫分享道。
特創易是一家定位輕眾包模式的高品質設計服務平臺,目標用戶是新商業的創業者,主要為客戶提供品牌設計、包裝設計、互聯網設計、工業設計到影視創意制作等服務。
破局“有錢人的俱樂部”
找對方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成為風口上的“豬”,是困擾大部分創業者的難題。但陶藝夫認為,對于傳統行業的創業者而言,找方向并不是一件難事,因為設計是他唯一會做的事,沒法找風口,只能等風口。
在廣告設計行業從業多年,陶藝夫發現這個行業中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在傳統的設計服務公司越做越大之后,服務的對象越來越高端,卻越來越窄,市場出現兩極分化。
“頂端的客戶有特別大的資金,由特別少的頂級的服務公司在服務。這是一個特別關系化的市場,是有錢人的俱樂部。”陶藝夫說。
同時,在“有錢人俱樂部”之外的,處于金字塔中間的大部分創業公司與中小企業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
特創易的平臺模式受啟發于打車軟件優步Uber。Uber作為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沒有雇傭一個司機,也沒有買一輛車,但它卻能夠提供比普通的出租車公司更高質量的服務。這樣的模式啟發引發了陶藝夫的思考,他希望特創易能成為一家不雇傭設計師的一流設計公司。
以低成本的互聯網組織模式為中小企業與創業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打破目前設計服務行業的固有格局。
要做設計界的Uber
陶藝夫將特創易的商業模式稱之為“公司化平臺”,將淘寶的模式稱之為“平臺化公司”,而特創易與之最大的區別是用戶能夠在其中體驗到公司化的標準服務和承諾。
據 了解,當客戶在平臺上發布需求后,特創易會指派一個項目顧問(PM)全程跟進項目交付,客戶與特創易簽約,有特創易為結果負責,這是公司化承擔,讓客戶放 心。不是擔保、不是撮合,而是承擔。然后項目顧問通過系統組織平臺上的最匹配的設計團隊資質作業。大大降低了傳統設計公司的成本,從而為客戶提供具備競爭力的高信價比服務。
“客戶找到特創易的時候,跟找到一個服務公司是一樣的。只不過特創易接到訂單后再去組織不同的設計師或設計資源,去履行合同。跟設計公司相比,我們沒雇這些設計師,這降低了成本,但要實現比雇傭更穩定、更可靠的合作關系。”陶藝夫說。
一個互聯網平臺,作為流量聚合的入口,數量眾多的商家為了搶奪更多的優質客源,則不得不花錢“買流量”,因此競價模式成為了淘寶等眾多電商平臺的重要收入來源。而特創易并沒有選擇這樣的盈利模式。
在交易的過程中,特創易選擇向客戶要價值,不向會員賣廣告。“我們要做客戶價值平臺,這很難,但很有意義,是未來的趨勢。”但是,一個創業公司如何快速賺錢是個很關鍵的問題。
目前,特創易最主要的產品是一個叫“特logo”的產品。
在 “特logo”項目中,客戶需要花錢購買的特創易的增值服務“注冊保”。“比如設計一個logo是5000塊錢,客戶需要再花2498塊購買注冊保,我們 保證這個logo能夠最后注冊商標,如果因為抄襲或者雷同等原因,導致客戶無法注冊,我們連設計費全款退。那2498塊是特創易的價值,我們全收,客戶愿給。”陶藝夫介紹,“越來越多客戶接受特創易有價值、有保障的服務。這也算消費升級吧。”
據了解,截止采訪期間,特創意上線3個多月,注冊用戶過萬,訂單總數550單,平均單價過萬元,復簽率為44%。這對互聯網而言,不是一個多驚人的數,但對一家設計公司而言,這已經是海量。
為什么創業一定要low呢?
與許多90后互聯網創業者的“張狂”不同,陶藝夫表現出來的是傳統行業創業者的持重與勤奮。
很多在互聯網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創業者,都會人表示自己的商業模式并沒有競爭對手。但是同樣的問題在陶藝夫看來,卻充滿了“敬畏”。
特創易的模式雖然暫時沒有類似的企業競爭對手,但是陶藝夫認為自己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戰場與敵人。
“找到戰場可以避免我們的團隊不陷入到互聯網產品模式的似是而非的探討和自我滿足上。我們現在戰場就一個,就是交易量,模式是你自己的事,客戶需要的是滿足需 求,誰滿足了相同的需求,就是對手。我們全部聚焦在這個戰場上,第一步追求交易量,第二步重復購買,生意的本質就是這樣。”陶藝夫說。
“為什么創業一定要low呢?起步太低不一定好。市場需要成熟的創業者,創業是要有準備的,不應成為一種時尚和全民運動。”
特創易的目標是就是希望通過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品牌設計服務,提升設計的價值,并且以設計去提供整個商業創新的基礎,讓小創業公司也能走“高大上”的路線。
上一篇:特創易新年紅包猴!賽!雷!
下一篇:中國園藝協會logo一稿過!